劉 星 ,中國美協會員、陜西師范大學書法文化研究院副院長、陜西省中國畫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陜西省美術博物館學術委員會委員、陜西國畫院特聘畫家、陜西省美協理論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中國畫高研班導師,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博士。
畫家劉星聯系電話:13299056138
文理通識 知行合一——我眼中的劉星老師
□仝朝暉
二十世紀中葉,隨著中國新興政權的確立,新的政治文化使社會的整體結構發生轉變,這直接影響到新生代藝術家的文化理念和藝術視野。在單一的西式寫實繪畫的藝術教育制度影響下,也改變了中國畫的創作觀念與生長環境。從這種宏觀背景來說,劉星老師并不是這樣大環境下的專業科班出身。他和許多中國人一樣上小學、中學,直到接受精英化教育的大學,但他大學就讀于陜西師范大學的數學專業。
在后來改變他人生軌跡的幾個重要的階段中,衛俊秀、方濟眾、趙步唐、周積寅等大家對他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他成長于一個充滿藝術氣息的鄉村教師家庭,很早就表現出美術方面的天賦。讀大學期間,他入校不久,即作為學生書法愛好者,遇到當代書壇名宿:陜西師大著名學者衛俊秀先生,之后受教衛老的經歷改變了他的人生。他參與省市書協的活動,接觸到許多藝壇名家。因為這樣的機緣,帶給他另一重要的人生機遇,他結識了方濟眾先生,得益于長安畫派的精神感召,他的藝術人生也逐漸跨入畫界。在和畫界前輩的交往中,他接受畫家的專業熏陶,也運用所長為畫家們做英語翻譯。從那時開始,他和崔振寬、郭全忠等名家往來,一直到今天成為至交。
這樣的經歷和眼界,直接影響了他對中國畫傳統的深入認同和理解高度,他的藝術觀念也就超越了普遍學院派藝術教育、由“西”及“中”的認知邏輯。這應該是他藝術道路及價值觀念不同于當前多數的學院藝術家的根本原因。
1990年代初進入西安美術學院,跟隨趙步唐教授攻讀山水畫方向,獲碩士學位;之后進入南京藝術學院,跟隨周積寅教授攻讀藝術學專業,獲博士學位,他的人生完全轉型到專業藝術家之路。特殊的知識結構和人生歷練,反倒成了長項,引導出他今天獨立的藝術道路和全面的個人成就。
縱觀他的藝術,書法以碑學啟蒙,觀念上受到衛老的影響。繪畫方面他不是以西式素描入門,而是以水墨寫生開始,進入傳統文人畫的創作領域。雖然,他遇到許多名師,但并沒有完全依賴師資傳授的方式,去效仿和施法某家風格,而是很早就有師法造化的自覺,在臨摹、寫生、創作三位一體的傳統藝術認識論中實現自我,也從實踐策略上去響應“一手伸向傳統,一手伸向生活”的現代中國畫觀念。因為關注寫生的方法傾向,他的繪畫道路就和傳統文人畫推崇禪宗“頓悟”,追求士氣、隱逸的精神旨歸,有了一定的差異。讀他的作品,不僅令人感受到一名優秀藝術家特有的才情和稟賦,也會為他藝術散發出的親切感和生活味道而觸動。
同時,有別于大多數實踐型藝術家,他在書畫藝術創作之外,藝術史論方面的成果頗豐,這種實踐也印證了知行合一的中國文化傳統。研究中也表現出縝密的學理邏輯和深刻的剖析能力,很明顯,這和他數學專業的知識結構有一定關系。代表論文、專著如《中國畫語言意象性結構分析》《以“政治正確”取代審美原則——淺析美國文化殖民策略下的后現代藝術陷阱》《石魯“以神造型”繪畫思想研究》等。這些學術成果獲得普遍的社會影響,體現了他全方位的人文素養和獨到而敏銳的文化見解。
近年,劉星老師的藝術也不斷有多方面的思考和創新嘗試,如以金文入篆的篆刻創作,用現代水墨觀念表現的荷花作品等。這些探索是他作為學者對藝術史和文化學的個人體認,也表現出對中國藝術多元價值的一種文化態度。
劉星老師在我眼里是個傳奇,他的藝術成就和思想貢獻,對于如我這樣的后學,更是一種激勵!祝愿老師未來的學術道路有更多的創建。(作者系清華大學藝術學博士、博士后。文有刪節)
畫家劉星國畫作品連播: